研究與教學
國際交流
榮耀分享
探索理院
學生訊息
活動報導
人事動態
第41期出刊日:2019.10.05

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林穎東同學亥姆霍茲德國地理研究中心移地研究心得

一、研習經過
這次主要是至該中心學習輸砂資料處理,思考出一套可以量化台灣颱風與地震對於輸砂影響程度的方法,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在德國期間,每天早上9點進研究室開始處理資料,下午5、6點離開研究室,每周大概會跟帶領我的教授討論2次,針對輸砂資料,整理出一系列的結果。回台前已將資料大致處裡完成,已經到可以準備投稿的階段。


二、研習心得
此次移地研究讓我可以近距離接觸外國一流學者如何做研究,同時在輸砂資料的處理上,有更深的理解,有辦將資料從0至1,分析出一定的結果,並對其有一定的詮釋。除了自己的研究外,該中心每周四固定會有學生午餐讀書會,每周針對不同題目討論,例如前幾周針對科學模式該如何設計進行討論,負責老師系列一系列的題目,來讓同學針對「模式」有更多的了解。在讀書會期間,除了跟外國學生、老師交流意見外,對於老師在帶領討論時候的教學方式,也有很深的體悟,在該中心的老師會用非常互動式的方式,帶領學生討論,這種教學方式在台灣是比較少見的,讓我印象相當印象深刻,在日後如果要當助教或是帶領學弟妹討論時,這種互動式學習方式應該有助於學習的能力。

三、建議及其他
1.本次移地研究雖然大多是在研究中心內部,大多數人都可以使用英文溝通,但是許多同學交談時仍是以德文為主,若會德文可以跟同學們有更多的交流,因此建議可以先有德文基礎再前往。
2.這次行程只有暑假兩個月,雖然學到不少技術與新知,也有不少成果,但僅有兩個月,進度仍差強人意。若是可以有半年以上,想必會有更多的進展。因此建議下次時間可以拉長至半年以上,可能會有多成果。
3.柏林夏天天氣仍然不太穩定,日夜溫差大,建議攜帶薄外套去比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