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本校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以下稱地理系)系友、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環境學院(College of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講師翁彥筑老師帶領該校「Explor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silience」課程的13位同學,與地理系洪伯邑老師開授之「都市的生態、農業與環境」的12位同學,於去年6月26日至7月5日進行為期兩周,包括課室內、校外參訪、以及農作實習之課程共授與交流。
華大師生本次在台灣的暑期海外課程長達五周,前兩周活動在台北的課程聚焦於台北的生態城市,以及食物與社會兩個主題。圍繞上述核心議題,兩校師生一同參訪數個相關單位,包括師大環教所、民族國小生態農園、循環台灣基金會、台灣博物館、北投、齊柏林基金會、主婦聯盟、灶腳工作室、能源之丘、台大農場、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其中,最讓同學們印象深刻的是圓山的都市養蜂基地,是多數修課學生第一次接觸蜂群,並了解蜜蜂在都市生態系的重要性;以及前往坪林的山不枯茶園協助農務,並且體驗道地、精緻的台灣茶藝文化。
為了幫助同學們反思,也促進台美學生間更多的交流與合作,課程結束前,特別安排了同學們針對兩週的課程,分組進行報告。主題共分為:環境教育、生態城市、飲食文化與認同、食物主權、都市農業、農村再生六個主題。同學們運用課程期間拍下的照片製作簡報,以英文進行口頭報告,並回應來自老師、同學們的發問,互動好不熱鬧。
最後,在兩週的正式課程之餘,華大同學也在台灣學生的帶路下,以各種吃喝玩樂的形式探索、體驗了台北這座城市。顯見兩校同學們的交流不只於課堂的內容,也延伸到台灣當代社會的性別議題與流行文化。除此之外,本課程的講座授課、野外實察費用獲得系上及教育部高教深耕與國際教育推動計畫支持,鼓勵英語授課和雙邊國際交流,有實質助益;華大校方在海外課程推廣上的諸多實質支援,也值得本系、本校進行更多的參考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