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氣候永續學程孫烜駿研究團隊發現暖化對生物寄生關係的影響機制 榮登 Phil. Trans. R. Soc. B.
本校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與美國密西根大學(Prof. Meghan Duffy)研究團隊合作,利用水蚤與其病原菌的暖化實驗,發現溫度能調節病原菌在寄主體內的感染機制...
本校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與美國密西根大學(Prof. Meghan Duffy)研究團隊合作,利用水蚤與其病原菌的暖化實驗,發現溫度能調節病原菌在寄主體內的感染機制...
謝志豪、張俊偉 本院海洋所謝志豪教授與漁業科學所張俊偉助理教授帶領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方法,成功預測了多種臨界轉變(critical transitions)事件的發生和類型,...
臺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與沈川洲國家講座教授率領的國際團隊,利用義大利北部的女巫洞(Bàsura cave)石筍微量元素紀錄與精確的鈾釷定年技術,重建八百年以來歐洲的氣候變遷...
近年來,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相關技術被全世界所重視。螢光粉材料作為LED裝置中關鍵的光轉換材料,於LED元件開發中具無可取代的地位。...
由臺灣大學物理系玉山訪問教授丹尼爾包曼(Daniel Baumann)與其在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團隊,及哈佛大學的合作者發現,如果存在新的超輕粒子,他們可以在旋轉的黑洞周圍形成粒子雲,...
隨大尺度環境條件改變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功能與環境之間的因果關係網絡 張俊偉、謝志豪 由臺大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張俊偉博士與海洋所謝志豪教授所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透過非線性時間序列...
本院化學系詹益慈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設計合成巨型超分子截半立方體(cuboctahedron),並與中央研究院冷凍電子顯微鏡中心合作,首次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觀察到超分子多面體經由逐...
報導連結: 臺大醫院(連結)中央通訊社 (連結)
從大洋洄游魚類探研全球海洋汞之污染和循環 本校海洋研究所曾鈞懋老師、蕭仁傑老師與國際合作夥伴們同組研究團隊(以下簡稱汞團隊)。其研究利用高階掠食魚類含「汞」累積速率,發現世界海洋汞...
來自意大利克里蒙納的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和瓜奈里(Guarneri),是巴洛克小提琴優雅音色的象徵。由國立台灣大學化學戴桓青教授帶領的一項研究,揭示了名琴木材背...